当美术馆变课堂:“穿越·融合”展里,少年们触摸艺术的温度
10月25日的青海美术馆,迎来一阵青春的喧闹声。48名来自西宁市体育实验中学的学生走进“穿越·融合——鄂圭俊艺术之路”展览,在这场特别的美育公教活动中,与艺术家展开一场跨越时光的对话。

鄂圭俊,1942年出生于西宁。少年时代生活清苦,却始终守着对绘画的热爱。凭着一支画笔,他描摹出高原的壮阔与温情——《迎新娘》《春的脚步》等作品屡获国家级奖项,其中《春的脚步》更被中国美术馆收藏。


展厅内,学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仔细欣赏,每一幅画都让他们惊叹不已。“平常见到的普通事物,原来也能被画得这么美!”学生张笑萌感叹道。李永霞则说:“鄂爷爷的画让我更爱我们的家乡了,也想把青海的美画给更多人看。”


在互动体验区,孩子们围坐在画桌旁,用彩笔临摹心仪的作品——有人专注描摹人物神情,有人细心调出那一抹“青海蓝”。“这次活动特别有意义,既动脑又动手,让孩子们在感受艺术的过程中学会了欣赏和表达。”西宁市体育实验中学团委书记崔苗苗说。

青海美术馆工作人员杨明明表示,美术馆始终致力于公共文化服务和美育普及。“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,让学生们在美的浸润中拓展视野、涵养性情,让艺术成为他们精神成长的一部分。”

光影交错的展厅中,画布上流淌着岁月的色彩。那些高原牧歌、藏寨炊烟、节庆笑颜,仿佛都在向这些年轻的观众诉说着一个共同的主题——热爱与坚持。离开展厅时,孩子们频频回望,也许,一颗关于“美”的种子,已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。
来源:青海日报、青海美术馆
编辑:胡佐钦
责任编辑:东治

青公网安备63010402000682号